鲜卑往事 ——一个消亡民族的故事 六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他们从哪里来 一
中国的史书里正式记录鲜卑人大约是从《后汉书》的《乌桓鲜卑传》开始,这以前几乎没有跟鲜卑的相关记录。因而鲜卑的起源一直都是个迷。至今考古成果也无法结合史书做出明确的说明。
就目前的研究而言,大致鲜卑人起源于大兴安岭以北这个观点比较流行,也属于比较古老的一个民族。不过在我看来,称其为民族,还不如说部族更为准确。中国历史记载中与中原民族打交道比较早的是北狄和匈奴,那时候统称为胡人。而乌桓、鲜卑因为世居匈奴的东边,所以叫做东胡。最开始的时候,东胡是个统称,还没有所谓乌桓、鲜卑的分别。当时大致的分布是鲜卑在北,乌桓在南。而且乌桓、鲜卑都是被匈奴控制的族群。
如果摊开中国地图,看看秦汉长城的位置,就可以明白最初的鲜卑人跟汉地隔着还是挺远的,不仅地理上有隔绝,鲜卑人跟汉人之间还有类似乌桓这样的部族隔着,几乎是没啥交道的。直到东汉初年史书上才有鲜卑的记载。所以鲜卑人肯定是经过了漫长的迁徙才逐步与汉人有了关系,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几百年。
还是接着说长城的问题。看长城的位置就知道长城以北一直是游牧民族的世居地,是他们的夏牧场。中国的史书上说的是,秦汉长城起源于战国时期,是秦赵燕三国为了自卫而修建的,主要目的是抵御匈奴的入侵。根据竺可桢的研究,春秋至东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温润期,那时候的长城位置大致与400毫米降水线吻合。400毫米以上适合农作物生长,以下只能是长草放牧。这实际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不过相对于明长城,秦汉长城更加靠近北方,除了气候变迁因素,更多的是秦一统天下之后,占据了匈奴人的传统牧场河套地区,把匈奴人逼向北方,为自己留下了缓冲地。400毫米的分界线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气候变化不断在移动,总体趋势的逐渐向南。
对于游牧民族而言逐水草而居是天经地义,生产生活习惯造就他们必须跟着牧草走。况且当时的匈奴社会远没有汉地农耕社会这种方国概念,有所谓占地盘,画边界的想法。哪里有水草哪里就是家。
走着走着就被长城挡住了,人家要吃饭,人家要活命,你说这帮放牧的是不是要跟你拼命?所谓中国史书上的“寇边关”“入侵”就是这么来的。你看,抢了人家地,断了人家生路,还要给自己找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所以史书不能光看字面的意思,要带着思考去读,不然“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这话又从何而来?看这种带有偏见讲述北方民族历史的史书,你不得不多长个心眼。
那时候游牧民族生产力低下,单打独斗战斗力也比不过汉民族,所以只好走抱团取暖的道路,也就是若干个游牧民族联合起来一起跟汉族人干。这在于北方民族而言属于顺理成章的事情。
当然也有不愿意跟随匈奴人的部族,例如鲜卑人。他们跟汉地实在是隔的太远了,自己守着祖地也勉强度日,犯不着去打打杀杀。所以匈奴人有时候也用蛮,逼着这些部族跟自己去打仗。逐渐这些部族就成了匈奴的雇佣军,成了职业武士,也随着匈奴人的征战逐渐南下了。所以史书里提到的是那个差点干掉了刘邦的莫顿单于,征服了乌桓、鲜卑,并带着众多的草原部族跟汉军对垒。这其中除了乌桓、鲜卑,还有高车、柔然、丁零也就是敕勒等部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