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往事 ——一个消亡民族的故事 卅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东部三鲜卑 七
从大人到单于再到燕王最后到燕国皇帝,慕容家一步一个脚印的学着汉人的模样在改变自己。老子称王儿子称帝,这都是学的曹操,按照汉人的搞法,这些草原人一步步占领了中原的北方,不断向南发展。都城从最早的远在辽东的龙城迁到蓟城(今北京)甚至一度建都在邺城,要知道这可是当初曹操的老巢啊。这就是慕容鲜卑人追求幸福生活的路径。
可是这帮占据着中原腹地的草原人,怀揣着汉人那样的梦想,把自己的目光投向中原的时候,他们哪里知道,自己竟然闯进汉人的战场,在中原绞肉机里被切割的鲜血淋漓,他们哪里知道,一心向往的好生活没有过上几天,反而跟着汉人一起掉到无休止的动荡之中去了。
从公元337年慕容皝称燕王到公元436年北燕被北魏灭亡的一百年时间里,慕容家前后建立了五个燕国,这就是前燕、后燕、西燕、北燕、南燕。慕容皝传位三代,其子慕容㑺称帝,到了孙子那一代被前秦苻坚所灭。
淝水之战苻坚战败,慕容家再次爬起来建立了西燕、后燕,同为慕容的后燕吃掉西燕,也逃不过被拓跋家击败的命运,又分出个南北燕。最后北燕被拓跋的北魏灭掉,南朝的宋又灭了南燕。这几个燕国一次次分裂,一次次走向混乱,实力逐步削弱,最终消逝在历史的长河里面。慕容子孙多次企图复国,但是再也没有机会了。
虽然东部三鲜卑特别是慕容鲜卑,费了老鼻子的劲走汉化道路,也有底层汉族人的支持,但是终究速成班里出来的干部,实践经验太少。本身人数就少,管理的疆域一旦扩大,没有统治经验的慕容鲜卑就捉襟见肘了。慕容皝也是经历了汉化、匈奴化的斗争才称燕王,才有了儿子建立燕国,这叫做汉化来之不易。但是慕容家还是没有掌握到汉化的精髓,靠武力靠强权建立起来的国家也支撑不了多久。
当时汉族人的情况是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商周秦汉以来,一直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在作斗争,直到汉末才逐步占了上风。打破了一个旧世界,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于是各方势力就开始了尝试、争夺,来寻找出路。一部分地主走了建立大农庄,豢养部曲也就是农奴的道路,搞武装自卫。一部分地主期望类似慕容鲜卑、匈奴石勒、氐人苻坚这样的强人来建立政权保护自己。更有一部分开倒车的跑到江南以士族这种新兴贵族的统治借尸还魂。
拥有自己的土地,不再被贵族欺压,求得人身的自由是这时候汉族各阶层的追求。虽然拥有了土地、财富,但是这批人在政权里面说不上话,也就是说不能左右政权,形成不了一个能保护土地私有制度的体系。究竟如何取得政治上的话语权,怎样才能建立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来保护土地私有制,成了那个时代最紧迫的问题。
解决这样的社会问题,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开倒车的两晋打了遍地开花,一地鸡毛没有解决,南北朝百年战乱没有解决,好容易到了大唐,依稀看到了曙光,到了唐末又开了倒车,又出了五代十国。
中国人探寻社会进步的道路是十分艰难的,很多时候是代价惨重的。是在一次次试错过程中才逐步走到今天的。中国式的成王败寇就是这种试错的具体表现。为了捍卫自己的土地,为了捍卫得之不易的自由,中国人不惜割肉饲虎。历史上那些成就霸业的皇帝不是自己有多厉害,而是中国的百姓对他有所期许。为了那一亩三分地,有时候老百姓宁愿忍受一个帝王的欺压,只要他能保护百姓的土地与自由。如果做不到,百姓自然要起来推翻他。
正是在这种心态下,汉人也会选择类似鲜卑人这样的少数民族来领导自己。自己家的那些帝王不争气,就尝试着选一下外族人来坐坐江山。如果自家人做的好,谁会去选择这个道路?
只不过选择慕容家也好,选择石勒也好,都是不成功的尝试。这些民族在汉化过程中没有把控好,被汉文化裹挟,成了昙花一现。但是渴望拥有土地,渴望摆脱人身依附追求自由的种子一旦种下,哪怕有五胡十六国的北方战乱,哪怕有南朝士族的掠夺倾轧,汉族人还是没有放弃抗争,没有放弃希望。
特别是这个时候,他们听说遥远的北方,在蒙古大草原深处,有一方乐土,有一群鲜卑人能发扬汉文化,能保护大家的利益,能实现大家的理想,于是人们就期待着这个崭新的政权能来到自己身边,能带着大家走上一条新的道路。
这个被大众期待的政权就是西部三鲜卑之一的拓跋北魏,下次就要讲讲西部三鲜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