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汤化龙 十四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就在联席会议结束之后,汤化龙便指示谘议局送来了大批银元宝,是为军政府的第一笔经费。在汤化龙的带动下,商人们纷纷解囊相助,黎元洪后来在接见一个日本人时兴奋地说道,“吾等决不忧军费之缺乏矣”。
汤化龙先后担任民政总长、政事部长及编制部长等职,帮助军政府搭建执政部门和人事架构。并且不遗余力劝说、招纳社会各阶层人士甚至是亲朋故旧都来参与军政府工作。要知道当时这事在普通人眼里属于造反,事败是要杀头并株连九族的。这些人勇气可嘉。
不仅如此,汤化龙还利用自己的影响,通电各省咨议局请求响应。电文里说“清廷无道,自召灭亡,化龙知祸至之无日,曾联合诸公奔赴京都,代表全国名义,吁请立宪,乃伪为九年之约,实无改革之诚。……维新绝望,大陆将沉。吾皇华神明之裔,岂能与之偕亡,楚虽三户,誓必亡秦,非曰复仇,实求自救。武昌义旗一举,军民振臂一呼,满酋瑞澄,仓皇宵遁,长江重镇,日月重光。立乾坤缔造之丕基,待举国同心之响应,特此通电告慰,望即不俟剑履,奋起挥戈,还我神州,可不血刃。……一发千钧,时机不再,伫候佳音,无任激切。湖北咨议局议长汤化龙暨全体同人叩。”各省在此感召之下,不少立宪党人纷纷投身革命,加速了各省独立,由此可见汤氏之功甚阙。
张彪率清军与民军且战且退,一直退守汉口刘家庙坚守二十多天终于等到了荫昌带来的援军。与此同时,海军提督萨镇冰也率领大清海军会同长江水师提督程允和赶赴汉口刘家庙附近江面,准备协助北洋军攻打汉口。武汉形势一下子岌岌可危。
也算是老天不绝中华民国。黎元洪早年曾在天津的北洋水师学堂上学,他的老师就是大名鼎鼎的严复与萨镇冰。当年的“黎黄陂”也是打过甲午海战捡了一条命的人,所以才被张之洞看中招入麾下,并多次送往日本学习军事。如今恩师率兵与自己对垒,于公于私黎都督都不愿意与老师萨镇冰兵戎相见。于是黎元洪去信劝老师反正,转而支持民军。
更巧的是汤化龙的亲弟弟汤芗铭此时是萨镇冰的参谋。汤芗铭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后留学英法学习海军。后来加入同盟会,与孙中山接触颇多。只不过有一次年轻贪玩的汤芗铭翻看了孙中山皮包,看到了总理与小萝莉的书信,一时管不住嘴巴,最后以涉嫌孙中山皮包失窃被逐出同盟会。汤化龙给弟弟写信历数清廷罪状,也要弟弟一起劝说萨镇冰临阵倒戈。
此时,大清海军的几艘补给舰满载着煤炭与粮食以及弹药正在全力赶赴汉口,不料半道上被江西的民军截获。萨镇冰眼看情势不利,遂下令舰队退往九江,自己则挂印辞官,化妆成百姓跑到上海去了。
其后,舰队的黄锺瑛宣布舰队旗舰海筹号起义,率领舰队分两队重新开回武汉停靠在武昌,支持黎元洪。这第二舰队的司令就是汤化龙的弟弟汤芗铭。看看汤家兄弟为了首义贡献有多大!
说句题外话,被日军炸沉于武昌金口的中山舰最后一任舰长是萨镇冰的族孙萨师俊,萨师俊以中山舰孤舰迎敌,壮烈殉国。萨师俊成为抗战和二战中军衔最高的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如今中山舰已经被打捞出水并修复,大家有机会可以去瞻仰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