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汤化龙 四十九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徐树铮上任伊始,便提出《国务院权限节略》,以此进一步限制大总统的权力。在实际操作中,徐树铮更是“欺黎势孤,凡事专擅”,此举引起黎元洪的亲信政客和支持黎的国会中的国民党系议员反感。
总统府秘书长张国淦愤而辞职,继任该职的丁世铎针锋相对地提出《府院办事手续》,“主张大总统出席国务会议为根本救治”,并认为大总统对国务院自由行使其职权,如对用人不同意可拒绝盖印;阁员应随时向总统面商要政;国务会议事前须将议事日程呈报,会后须将议事记录呈阅。同时丁又联合内务总长孙洪伊一起对抗徐树铮。后来众议院议员弹劾徐树铮,孙洪伊也欲借此倒阁,此举激怒了段祺瑞,段欲罢免孙,不过黎元洪拒绝盖印。府院之间相持不下。
汤化龙因担心“国中分子运动过激,各走极端”,“倾轧不已,而国家政治乃无平和改进之可言”,试图居间调停,使“各种势力归于平衡”。便多次赴黎元洪、段祺瑞处代为传达意见,此时他表现出的是尽力调和府院的姿态。
然而,其反对派却传言汤化龙“亲谒总统请求免去孙内务总长之职”。反对派甚至在机关报上“冷潮热讽”,认为其欲“乘机攫夺孙之内务总长,”“为段祺瑞捧场”。汤看到新闻报道后,“深为骇异”,因“恐生误会”,在报纸上发表声明,称从未在黎段面前对孙洪伊辞职事“妄加议论”。其实作为议长,汤化龙又何苦去争那个吃力不讨好的内务总长位置呢?尽管汤一再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澄清事实,然而在报纸舆论的推波助澜下,“歪曲之宣传往往胜于事实,感情之判断往往超乎理智”,已经没有人听汤化龙的辩解了。针对他的“冷潮热讽”并没有停止,弄得他“左右为难,只好袖手旁观”。最后,又是徐世昌出面调停,以同时罢免徐孙二人而结束,但双方罅隙已进一步扩大,终于在后来的对德参战案上总爆发。
孙洪伊被免职后,商榷系迁怒于汤,双方误解和矛盾加深。政见之争加上意气用事,致使国会“冲突过于民国二年,其大打出手,几若未尝有相濡相湿之往事”。如省制问题,商榷系力主省制入宪、省长民选,意在反对北洋军阀专权,但汤化龙和研究系认为当前国情不适于省制入宪,大力反对,商榷系议案几次投票都没能通过。这本是政见之争,却因孙洪伊免职事,使得省制问题在“新仇旧怨”的驱使下演变为斗殴案。商榷系“激进者遂动武力以泄忿,以小孙派(为区别于孙中山,国民党称孙洪伊韬园派为小孙派)议员为最勇敢”。宪法审议会也因省制问题大闹之后,“停顿至今,已及两旬。”所以你看如今台湾议会那个打斗场景也算是源远流长的。
再如对德参战问题,请看段祺瑞在《加入协约国条件节略》中提出的参战条件:一、停付德、奥两国赔款,暂缓10年偿付协约国赔款;二、进口关税增至7.5%,待厘金裁撤之后增至12.5%;三、取消《辛丑条约》中不允许中国在天津驻军等条款。如果这些条件能兑现,中国政府的财政问题可以得到极大缓解。
汤化龙认为参战有利于提高国家地位,“主张对德宣战”,与段立场一致。小孙派“对人不对事”,“因怀怨孙洪伊的内务总长被免职,反对最力”。不但“高唱反调”,且时常出入居仁堂鼓动黎元洪反对宣战,“意在否决此案,以倒段阁”。导致此案相持不决,结果酿成段祺瑞派公民团围攻议院和议员的丑剧。无怪乎时人称:国会“前期之冲突尚含政治之意味,后期之冲突(国会解散而后)则政治而兼个人之怨毒矣。”
1917年4月25日,为了实行对德国宣战,在徐树铮一手策划下,段祺瑞联络各省督军在京召开督军团会议,对国会施加压力。5月10日,众议院召开议会审议对德国宣战案,因徐树铮组织公民团在国会外围示威,虽然汤化龙支持对德宣战,但认为徐的行为属于胁迫国会,逼迫议员,宣布休会直至示威结束。并派人请段祺瑞派兵驱散。
段祺瑞拖延了许久才带兵到国会,导致汤化龙决定停止审议,结果造成僵局。5月11日外交总长伍廷芳、司法总长张耀曾、农商总长谷钟秀、海军总长程璧光四位阁员,抗议国会议员被辱,提出辞职。5月15日国务院再咨众议院对德宣战案。5月19日众议院以多位内阁阁员总辞,而催议咨文乃用国务院名义于法律不合,议决缓议对德宣战案,须先进行内阁改组。
同日陈友仁的英文《京报》揭露段祺瑞私自向日本借款一事(西原借款),舆论哗然。是日,督军团联名通电要求解散参众两院,改制宪法。5月21日黎元洪下令撤销段的总理职务,段祺瑞愤然离京去津,并且指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认为免职令未经副署,不合程序,“将来地方及国家因此发生影响,一概不能负责”不承认黎的免职令,造成民国史上第一次的宪政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