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汤化龙 五十一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辫帅张勋在溥仪面前那一跪,黎元洪才发觉上了张勋的当。
黎元洪不得不抱着总统印信逃进了日本使馆避难。黎以总统名义通电各省出师讨伐,电请副总统冯国璋入京代行总统一职,并特任段祺瑞为国务总理,段氏设国务院办公处于天津。
7月3日,段祺瑞在天津组织讨逆军开往北京。7月12日,辫子军被段祺瑞的讨逆军击败,复辟失败,张勋逃入荷兰使馆避难。后经张作霖说情,张勋逃过一死,前往天津做起了寓公。一场可笑的闹剧就这样仓惶落幕了,段祺瑞也为自己博得了“三造共和”的美称——一造共和:逼溥仪退位,二造共和:逼袁世凯退位,三造共和:平定张勋复辟。
段总理又回来了,带着“三造共和”的美誉风光回归,重新掌握了大权。回归后段祺瑞马上宣布对德国及奥匈帝国宣战,收回两国在天津及德国在汉口的租界,加入协约国参加一战。并着手进行向日本借款之事,后称为“西原借款”。
张勋失败了,避祸于日本使馆的黎元洪也重新获得了自由。但此时他的心情是沉重的,因为轻易相信了张勋的花言巧语招致了如此一场灾祸,而平叛了张勋复辟的段祺瑞又一时风光无限,黎元洪知道自己的总统之位,是坐不下去了。心灰意冷的黎元洪致电副总统冯国璋,请其代行总统之职,而后辞职前往天津,投身于商海之中。
“府院之争”并未伴随着黎元洪的离去而落下帷幕。
段祺瑞借助讨逆,重任国务总理。汤化龙时在天津,发电对张勋复辟大加挞伐,认为多省独立,是为护法,复辟则民国且不保,何有于法?多谋的段祺瑞则力邀梁启超、汤化龙参与军幕,其重要文檄,皆出自梁任公一人之手。十二天之后,讨逆军收复京城,再组内阁,梁启超、汤化龙、林长民等人入阁,梁为财政总长,汤为内务总长、林为司法总长。
汤化龙助段驱张,再造共和,因张勋复辟,中华民国法统已被中断,本应恢复国会。但此前国会开会将近一年,研究、商榷两派“专闹意气,对于现成的宪法草案,二读尚不能告竣,并且尚有一部分未经过审议的程序,这是一般国人所不满的。”更因此前国会反对段祺瑞,段祺瑞便拒绝恢复被张勋所废的1913年国会。他一上台就公开宣布“一不要约法,二不要国会,三不要旧总统”,把毁灭约法和武力统一作为施政重点。因此,冯、段二人认为国会不宜恢复,应参照辛亥之先例,召集临时议会,重拟组织法及选举法,再行新国会。研究系鉴于国会功能失调,在国会中又不占多数席位,难以控制议场,便趁机支持段解散国会。
研究系此举无疑遭到了国民党及孙洪伊的抨击。孙洪伊亦不顾往日情分公开讨伐汤称:“汤、梁诸氏利用强权之说,不惜牺牲国家以殉之,国何利焉!身何利焉!徒为天下罪人而已。”因政改立场与路径的差异,汤成为孙公开讨伐的敌人。
孙中山是反对中国参战的。他斥段祺瑞为“以叛讨叛,以贼讨贼”称“北京伪政府乱国盗权之罪”,“段祺瑞实为首逆,倪嗣冲为叛军之魁,梁启超、汤化龙为主谋”。
孙中山因为反对段祺瑞而反对参战,引起德国方面的注意。德国公使辛策返国前,特命德国驻上海总领事克里平竭力联络孙中山,表明德国愿支持中华革命党的运动并同盟对抗日本。为此克里平派其翻译西尔穆尔(Schirmer)与曹亚伯相偕秘密谒见孙中山。
失去日本支持的孙中山对与德国联手对抗段祺瑞和北洋军背后的日本表示甚为赞同。为准备与北洋军作战所需的资金,孙中山向德国协商支援二百万银圆款项。由孙中山所信任的蒋中正负责经手交涉,蒋中正与张静江在旗下开设的上海证券交易所与金融界也募集大量资金,作为孙中山的军费后盾。孙中山并以此号召国会议员南下,在广州另组政府,发动护法战争。其后因为各地军阀不停反复,动用私兵左右战场甚至以武力相威胁左右政局,无论北洋政府还是护法军政府,都被这些丘八老爷们折腾了个够,中国进一步陷入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