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汤化龙 五十三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让汤化龙最终决定下野出国考察的,除了政党倾轧、军阀恶斗之外,青年的变化也是原因之一。
在袁世凯解散国会期间,袁世凯为拉拢进步党人,任命汤化龙为教育总长,“汤抑郁不愿就,经研究系刘祟佑敦促,为避祸计,勉允担任。”进步党内终因考虑到“立宪责任内阁的企图既无法实现,故又不能采取断然态度,仍甘于与袁委蛇”,“冀做一些准备继起的工作”而不愿与袁彻底决裂。于是汤化龙走马上任,依然秉持“有事坐下来谈”的理念,以国家教育计,仍多有筹划,未虚其职,尽力而为。
汤化龙是从旧时代过来的人,当然了解旧时代教育的弊端。因此他就任教育总长以后,旗帜鲜明地反对科举式教育。
他认为科举教育是“特别游民”的制造场,如旧时代的进士、举人那样,他们进者不能为合格的官吏,退者不是合格的农商,这样下去他们就会成为无用之人。那样的话社会进步就无从谈起,这样“全国各种社会,无一中坚力量,”那国家何时才能被救亡?故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国家才能复兴。汤化龙具体强调应将《四书》等科举考试的书没收,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不应迂腐,而应该兴盛研究之风。
那个时代对于国学,社会上看法不一。激进的人主张彻底抛弃,保守的认为可以用新思想改造,还有一些人认为新思想可以挽救国学里面合理的成分,一时间各种意见闹得不可开交。这可以从北大、清华各自国学院的发展历史中得到印证。汤化龙本身就是中西结合的知识分子,表示可以尊孔,但反对其定为国教;他反对中小学课读全经,以便培养儿童动脑学习科学的能力,根据学生年龄段有选择地读经。
汤化龙倡导新式的小学教育、初中教育、留学教育。
汤化龙认为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应多设立一些。然现状是兴办新学多年,小学教育还未普及。清政府将教育权下放至地方,兴办多少新学是地方的责任,故各地情况不尽相同。为此汤化龙积极核对全国小学数目,根据各地不同情况颁布义务教育令。且与今天的义务教育不同,不具有强制性,根据各地情况而异,有很大的灵活性。同时规定儿童在六岁至十三岁“凡七年,为学龄。”关于小学教育的内容与方法,汤化龙认为要注重儿童的身心发育,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逐步进行教育,启发他们思考。
汤化龙认为中学教育是培养中坚力量的关键阶段尤为重视,他认为办好中学教育要从学生和教师两方面着手。
从学生方面来看,要引导学生学习科学和关注世界大势,培养中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和群体观念,汤化龙认为中学生阶段是自制力形成时期的关键时期,自制力强的人,学习知识能力强,往往事半功倍,而且进入社会,亦能“无再不具有独立进取之精神与真实弥漫之力量。”同时对学生开展课外教育,引导他们多读报,多参加团体活动,参加校外游行和演讲活动,追求中学生全面发展。
从老师方面来看,汤化龙认为老师要有责任心。责任心越强,老师的精神世界越充足,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深。老师讲课时要与实际相结合,召开一些演讲会和谈心会,增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促进教育的发展;汤化龙认为老师应注重各科之间的联系,达到学生触类旁通的效果;汤化龙还强调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保护公物,培养学生的功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