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卑往事 ——一个消亡民族的故事 九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英雄檀石槐 一
就社会形态而言,东胡民族的鲜卑、乌桓还在氏族社会向高级社会进化的缓慢转变中,不要说赶不上中原民族,就连近在咫尺的匈奴人也比他们先进。起码匈奴人那时候已经有了国家形态,有单于、左右贤王等等这样的分层官职与一套吏治体系,以及相对应的管理体制,其文明发达程度大大高于乌桓、鲜卑。
西汉初年的汉匈关系几经反复,打打和和跟烙烧饼一样。汉朝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就开互市、和亲,腰杆子硬了,就出塞外猛打一阵。很多人对边塞互市没有个概念,为啥被人打的喘不过气来,汉朝人就要开互市呢?所谓互市实际上就是边境上的集贸市场。汉地相对发达的经济与生产,使得生产生活物资甚至是一些战略物资丰富了起来。这使得贸易成为可能。
北方民族不事农耕,手工业也落后,没有那个资源与技术,但是人类科技进步的成果他们也想享受一下,于是就想跟这些南方佬做做交换。他们能拿出手的东西也就是一些初级产品,什么牛羊马匹大雕异兽,最多也就是些奶制品啊,皮毛奢侈品例如貂皮之类。
他们最有价值的商品就是良种马匹,特别是战马。春秋战国时期,中原的人还在使用战车对冲,对北方出产的适合骑兵作战的战马需求也不大,所以汉人做生意的意愿也不强。更何况青铜、铁制武器那属于先进的武器,更不可能卖给北方民族,万一他们买了来打汉人怎么办?因而中原人就开始修长城,断贸易。就算是要做买卖,好东西是不卖的,要卖也是捡自己无关紧要的一些粮食、布匹这些生活必需品去跟北方民族交易,而且卖的特别贵。
这下北方的游牧民不干了。他们高喊着“生存权是最基本的人权”,希望社会进步能普惠各个族群,要组建人类共同体,强力反对贸易壁垒,最最希望的是自由贸易、关税降低。咦,这些是不是听起来特别耳熟?
问题是大汉不干啊,谈不拢只有打了。刘邦打不过只好给岁币、开互市、嫁公主,刘彻实力强了,才有卫青、霍去病远击匈奴的故事。但是跟游牧民族作战最大的问题是以当时的军事技术,想找到敌人并给予痛击是个很难的事情。天苍苍、野茫茫,人家上马就跑的无影无踪了。汉人搞农耕的,总是固守土地,人家来打一打一个准。侥幸有几次,汉人胜了,过不久人家又来了。这种打不死的小强实在是让人头痛。
中原民族关起门来也打打杀杀好多年了,什么远交近攻、纵横联合的手段玩的娴熟的很。加上自己有先进的科技、发达经济,给点小恩小惠伤不了筋骨。于是找个帮手打匈奴就成了顺理成章。
张骞出西域就是这个目的。本来是要找大月氏一起打匈奴,没想到大月氏已经被匈奴人打跑了。看来到西边找盟友不太靠谱,西面战略纵深太大,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西域各族对联合抗击匈奴也是热情不高。于是汉武帝就把目光投向了东边。东边再怎么跑也跑不到哪里去啊,一个不留神就跑到海里去了。所以东边的各个小部族如果受到匈奴压迫,被压缩了生存空间,势必会反抗。乌桓、鲜卑就是个例子。
自从西汉初年匈奴莫顿击破东胡联盟,乌桓、鲜卑开始分化,这两族人就成了匈奴人的雇佣军,一直在匈奴人的带领下与汉军作战。汉武帝的时候暂时取得了对匈奴的战争优势,为了长期与匈奴抗衡,汉武帝就利诱乌桓人南下,让他们到上古(今河北怀来)、渔阳(今河北密云)、右北平(今河北平泉)、辽东(今辽宁辽阳)、辽西(今辽宁朝阳)五郡塞外居住,“为汉察匈奴动静”。并在关内的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设置乌桓校尉,“监领乌桓不得与匈奴交通。”说白了就是拉乌桓人当了人肉盾牌。于是这一部分乌桓人逐步向半牧半农的生活转化,渐渐与当地汉人融合。如今美国人到处扶植代理人来维护自己利益跟汉朝人干的没有什么两样。
这看起来是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乌桓人得到了条件更好、更靠南的土地,还有汉朝的物资支援,生活比起以前好太多,当然乌桓人喜欢南下。汉朝人只不过把塞外本来控制不了的土地让乌桓人去居住,再花点小钱,就可以把匈奴人隔开,总比花费巨大派兵出去满世界找匈奴人决斗要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