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汤化龙 四十三
type
status
date
slug
summary
tags
category
icon
password
闻听蔡锷反了,汤化龙立刻改道上海,组织进步党人联络国内反袁势力共同反袁。
对于袁世凯称帝,汤化龙也是愤慨至极。他在联合国会议员通电反袁的时候就说“护国军志在申讨叛大义,求真共和,袁辞皇帝留总统,不得谓大义已申。……兵罢否,某固无能参与,假能参与者,方当力持不罢兵之议,一洗国民苟且薄弱之耻,义师若胜,某无纤毫干涉,若败,则虽身殉之,甘也……”这就是这个系列开头汤化龙简介里提到的“参加护国讨袁”的由来。
那个时候,汤化龙尽其所能、多渠道反袁。
他在党内安排同志去广西、云南策动倒袁,亦指派同志抢救黎元洪出京领衔讨袁;在上海期间,汤化龙为保证安全,几乎不出门,除与谭延闿、陈元白、黄葆昌、黄梅生等人来往,其他时间都在住所。就连母亲灵柩返乡,汤化龙也只是到租界边跪拜遥祭,以防不测。
汤化龙在上海主要从事以下具体工作:一是密电刘崇佑、林长民等人,让他们联系黎元洪,找合适时间抢救黎元洪出京,不间断与段祺瑞联系。通过张国淦探寻袁世凯的最新动态。二是指定陈元白通过陈之骥做策反南京冯国璋的反袁工作。三是密电蒲殿俊策动川督陈宦独立,陈宦与汤是湖北同乡私交甚好。四是派黄葆昌亲赴长沙帮助湖南都督汤芗铭独立,谭延闿策动湘军起义讨袁。五是派李仲公、刘道铿与日本特派员联系,将国内讨袁信息告诉他们,破坏日本对袁世凯的信任工作。六是函促东京李大钊进行反袁宣传工作和团结同人的准备工作。外交方面,在汤化龙国内和国外的宣传下,日本公使得到本国通电“中国内乱蔓延甚广,袁政府已无平定能力,”“北京方面之帝国,各国均未承认,以失去代表国家之资格。”此时日本决计反袁。5月22日袁世凯撤销帝制,但想保留总统之位,多方不同意。汤化龙联合国会议员通电声称“护国军志在申讨叛大义,求真共和,项城辞皇帝留总统不得谓大义。”
其时汤化龙的弟弟汤芗铭时任湖南将军,汤化龙数次使人赴湘劝说与策动,其弟最终审时度势,放弃拥袁,湖南遂继浙、陕、川等省于1916年5月29日亦宣布独立。
汤芗铭在通电全国时谓:芗铭虽有知遇之私情,不能忘国家之大义,但使有另途之悔悟,决不为箕豆之相煎。如必举全国而牺牲,唯有以我相见。情谊两迫,严阵上言……汤芗铭其时处于与护国军战斗的第一线,他的倒戈成为对袁世凯的最终一击。
关于袁世凯帝制运动的失败,有“送命二陈汤”之说,“陈”,指的是四川陈宦,“汤”即汤芗铭。因为陈汤二人都是袁世凯的心腹大将,在关键时期,却给了袁世凯致命一击。护国战争,汤化龙功不可没。
虽然袁世凯已经于三月宣布取消帝制,但是其爱将冯国璋在进步党的运作下多次通电劝袁世凯退位,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告知各国都不赞成洪宪帝制;袁世凯在“廿一条”谈判过程中与日本锱铢必较,还拿英美来压制日本,所以,大隈重信内阁决定“袁氏掌握支那之权力,不能不成为帝国完成上述(指日本在华权益)之障碍。为完成帝国的上述方针,要袁氏退出支那权力圈是适宜的”。
内忧外困的袁世凯忧愤交加于6月6日病亡。袁氏帝制至此终结。